聖誕節。
對於我這個放牧在北方的人來說,漸漸地已經不只是百貨公司促銷及情人相聚的日子,它變成團圓的意義。所以這幾年,我開始學會在聖誕節前夕購買禮物給心愛的家人;在家裡用我僅存,或者說毫不存在的屋內擺設能力裝飾聖誕樹與燈飾,象徵著我們對於這個節日的重視。農曆年對我來說太感傷,因此聖誕節慢慢地,變相地象徵一個從新開始--讓我和加拿大的家人從新開始的機會。
可惜的是,等到我學會珍惜這個節日不久,它又失去了意思。從2011年開始,我便沒有在聖誕節團過圓。隨著繼父的離去,我購了屋搬出那棟母親的房,及母親回流到台灣。聖誕節對我來說,只剩下放年假的藉口。
2012年的聖誕節我去了Las Vegas。
2013年的聖誕節我去了Orlando。
2014年的聖誕節我在台灣,結伴與好友夫婦第一次在台灣泡溫泉。
2015年聖誕節,我在台灣。單身一人。
其實人生要走到哪裡去,我一直都不是很明白,卻又好似很有目標。我一直都很孤獨,個性上的,並不是身邊。因此對於這個大節日,一直都不太懂為什麼對於「單身」一個人會這麼悲哀。我還記得十年前吧,台灣流行的敗犬女王就因為三十二歲的敗犬不想要過一個人的聖誕節,所以認識了盧卡斯。雖然盧卡斯當時是我的菜,我卻無法明白敗犬為什麼那麼崩潰。大概是因為她是三十二歲吧,那年我只能默默地這樣不感同不身受。
後來,今年的我也三十二歲,好像單身一個人也變成了傳說中的剩女。我應該要來崩潰一下的,不過真的,也還好。但是今年我似乎稍微能懂在這個情人氣息很濃厚的季節裡,聖誕節一個人好像彷彿真的變得不得不難過的一件事情。忽然覺得其實過去我被寵壞了,還真的沒單身度過聖誕節。那是否,今年我可以來徹底體驗一下去死去死團的悲哀(還是說這個要在情人節會比較能體會箇中的滋味?)
單身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一個我給自己重新整理自己的機會。以前我們尋尋覓覓要找一個圓我們的人,後來我相信,原來圓了自己才有空間容納,一個什麼。
有沒有力氣放棄手上的一切,檢視心上的殘缺卻因為好似有另外一個人而看起來圓滿的自己呢。
我有。老實說,還真是掙扎很久才找到的勇氣。畢竟,要放手丟掉我用十年堆積起來的熟悉,還真是不容易。究竟是快樂地痛苦下去,還是痛苦地快樂下去比較好?我不知道,因為我才剛啟程。
但是,至少我啟程了。所以2015年,我在台灣,一個人,找一些我丟掉的東西。
你呢。聖誕節,你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
悲傷快樂過,等不到那個人的電話,收到不想收到禮物;牽手吃大餐,驚喜地看著他的貼心以後,你會不會孤單。你有沒有停一會,問自己,為什麼,孤單。
說了半天,重點就是,聖誕節到了。我不祝你們快樂。因為快樂,是天天要努力的事情。好不好?
好不好?
好不好?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等等,那好像也說錯句了。哎呀不管了,你們自己挑一句重要的自己說三次吧。
(當然聖誕節的由來以及我們要不要追隨北美因為政治宗教正確所以開始說佳節愉快又是另外一篇我寫不出來的文章)
然後寫完了才發現我過著不知道哪個平行世界的時差,其實也才23號而已(等等,寫完就發現12:20,24號了,那也可以了)。